在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经济学院紧紧围绕国家、海南省政府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瞄准海南省未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学校董事长曹成杰的推动下,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合作办学。2016年起,学校与29家知名企业合作,先后成立16个产业学院,实现了校内产业学院全覆盖。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从理论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深入研究,实现了与企业产教深度融合,应用型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学校通过海南省教育部门评审验收,并经国家教育部门同意,被确定为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为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和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海经方案”。
理论创新:“四维一体”夯实产教融合理论基础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学校经过深入研讨,认为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四维一体”是产教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不同维度的属性,由浅入深关联对应的关系,提出课堂、校园、职场应该相互结合,各自实现不同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
一是知识有“确定”和“未定”之分。新的技术信息量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学生大一所学技术有可能将近一半到大三就过时了。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习“不确定”知识的能力。不确定的知识属于未发现的知识,讲授不确定性的知识,就是讲授方法,只有掌握发现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知识才能活学活用。
二是能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能力是可表达、可描述的能力,隐性能力是难以表达和描述的能力。尽管通过书本学习,知道这些能力所指向的行为,但实际上不通过反复尝试与感悟还是不能真正掌握。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中解决劳资纠纷的能力,不同管理者对同样的纠纷,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经验能力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三是素质有“人文”和“职业”之分。人文素质是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对本职业胜任能力的综合体现。职业素质只有在职场中或者至少在职业的情境中学习和体验才能获得,有时甚至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比如教师的职业洞察能力(指对学生发展的基本判断)就要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累才能提高。
四是培养目标有“低阶”和“高阶”之分。学校认为学生获得确定知识、显性能力、人文素质是低阶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训练即可实现;获得未定知识、隐性能力、职业素质是高阶目标,表现为对职业环境的把握、对方法技巧的感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等,这需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甚至在一定职业环境中才能实现。
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讲授“有价值”的知识,培养“用得上”的能力,提高人文和职业双重素质。只有产教融合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有职场一线环境的熏陶,有丰富经验企业技术人员的传授,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为此,学校适时提出“加强应用型研究、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并要求以“一流条件、一流师资、一流教学、一流管理”为建设标准,加强与优质企业合作建设产业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模式创新:“三三制”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四维一体”要求,学校提出“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即选择课堂学习、校园体验、职场实践进行“三层三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校园、企业的育人功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层:学中思。设计目标:让学生静下心。阅读是发展表征能力的重要方式。大学更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训练,尤其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先动脑后动手”。为此,学校采取了三项举措,培养学生静心思考、潜心钻研的习惯:
一是实行“海经必读”计划。从2015年起,学校要求学生两年内必读四类20本书,每类书读5本。从第一学期开始,按照励志类、经典类、专业类、创新创业类顺序,每类书阅读完后撰写读书报告,取得1学分,两年累计获得4学分才能毕业。为了做实计划,学校还将“海经必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做到组织、经费、评价标准三落实。
二是实行一年级“集中晚自习”制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项作为学校学风建设的举措取得明显效果。
三是实行“课堂读书笔记”计划。2017年起,学校要求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除教材外,还要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专业核心课程1—3本参考书,并撰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由专业任课教师作出评价,按照10%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这些举措,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第二层:思中做。设计目标: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和实验室着重培养学生的显性能力,只有亲自参与,在实践中才能获得隐性能力。为此,学校和合作企业双管齐下,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开展暑期社会调查。从2015年起,学校将暑期社会调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大一新生全员参加,调查结束撰写调查报告,取得学分才能毕业。社会调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施,做到有选题、有开题、有指导、有评价。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3—5人成组进行。全校每年5000余人参加,形成1000余份社会调查报告,评选出约40篇优秀社会调查报告给予表彰并汇编成册,在图书馆设专区展示。全员社会调查得到海南省教育部门充分肯定。
二是实施项目教学,推行“一专三证(两项目)”。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次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做到全覆盖。为此,校企双方采取了很多措施,形成了培训、指导、竞赛、激励一体化的学科竞赛体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学科专业竞赛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实行“冬夏小学期”制。学校把冬夏小学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项目,在项目中磨炼、学习和提升。
第三层:做中学。设计目标:让学生“走出去”。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在社会的职业环境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大力提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对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重要意义。学校把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纳入培养方案。近5年来,搭建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35项、签订实践育人和志愿服务协议32个。依托学校优质的校内外志愿服务资源和专业的志愿服务理念,全省首个“海南省志愿服务培训基地”“落户”学校,并以此为基础共建了“海南省志愿服务研究院”。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基地—常态化项目—专业化社团”的“三化一体”志愿服务发展模式。
二是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学生社团实施“校团委统筹—挂靠单位牵头—指导教师选聘—社长(组长)竞聘”管理模式。学生社团发展已呈现专业水平高、参与热情高、活动质量高的“三高”局面。目前,学校已有学生社团67个,涵盖思想政治、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学术科技、志愿公益、创新创业六大类别,在册会员1.7万余人,注册社团成员占学生总数的79%,年均开展活动300余场次。近5年来,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超千人次,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舞蹈《美落子》选送参加上海展演,合唱《撒里啰》与60所高校同台演绎。
三是鼓励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系统教学。同时,设立200万元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创业,学生累计创办公司179家。学校创新创业成绩得到充分肯定,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6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海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学校多次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评估A级。
路径创新:“四个共同”汇聚产业学院建设之力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育人的重要平台。学校通过协议形式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方职责: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组建精英专业教学团队与专业导师团队,不断加强学院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践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与深造通道等。同时,学校以“四个共同”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一是专业共建。校企双方基于产业需求共同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和产业的对接得到进一步强化,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近5年,学校共取得国家教学成果7项、省级教学成果126项,国际商务、艺术、体育、工商管理4个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二是人才共育。校企合作后,学校柔性聘用博士180人,高端师资逾300人,行业(企业)导师超600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著名歌唱家戴玉强以及“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等。通过校企共训、双向交流,共同培养“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和产业导师达240人。近5年来,教师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30项,被政府部门采纳咨询报告59篇;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99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0项。
三是基地共造。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企业方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比如,中广天择传媒学院的“未来精英夏令营”“优才计划”、雅和人居工程学院的“152法”实践教学模式、南海美术学院的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南海音乐学院的歌剧艺术中心、德行智华会计学院的“金蝶”生态圈等,其中“‘152法’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获得2022年度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近5年来,各产业学院累计新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45个,平均每年可接纳学生近万人次,真实项目和真题真做成为学校实践教学新常态,实现了校内培养与专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是平台共创。通过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机制,校企联合攻关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提高服务产业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校企共同创设协同创新平台13个,包括虚拟现实工作坊、参数化与艺术工作坊、交互设计工作坊、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际短视频中心、杭州东部创新中心等。
平台紧密贴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对接生产一线岗位,运营真实项目,不仅使学校软硬件条件得到迅速改善,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迅速提高。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获得国家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70余项;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及以上奖项236项、省级奖612项,其中一等奖156项。涌现出大批学生先进典型,包括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人(全国每年仅10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4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4人、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人、海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6人、海南省道德模范3人。学校先进典型培养经验和成果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一等奖。
2023年4月,学校两个产业学院获评为海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实践证明,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地方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学院,能很好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学校的校企合作育人之路越走越宽。
制度创新:“四个优化”促进产教融合良性发展
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制度配套,始终坚持边合作、边探索、边总结、边优化。近年来,学校从合作环境、培养方案、师资结构、实践项目4个方面不断优化,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健康、良性发展。
一是优化合作环境。建立了合理的组织架构: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以学院为单位的理事会和行政班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双院长”负责制,即:校方出任理事长、执行院长,企业方出任副理事长、院长。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校企双方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担,学校建设校舍等教学场所,企业提供相关教学设备,企业方可按相关规定获得回报。建立了科学的薪酬待遇体系:产业学院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除基本工资按学校标准发放外,还可享受“学院补贴”;聘请行业大师、技术精英及业务骨干待遇按照市场化原则面议,最终由理事会决定。
二是优化培养方案。按照专业类国家质量标准和市场化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彰显专业特色。学校制定公共课、基础课、相关选修课及素质拓展课计划,校企双方共同商定专业核心课,企业提供“行业大师”讲座及必要职业环境下的实践实习项目。
三是优化师资结构。打破学历职称的束缚,大力引进行业、企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尤其注重引进“企业博士”,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挖掘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提供相关公共和基础理论课教师,企业提供专业实践类课程需要的相关行业大师、技术精英与业务骨干。
四是优化实践项目。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职业化实践平台,做实“项目伴随式”教学。合作企业纷纷引进项目资源,学生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比例达86.26%。
四个优化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学院的建设和产教融合育人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做实“四个加快”,达到“四个实现”
学校的产教融合初步实现了优质企业资源进得来、留得住、走得远,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接下来,学校将认真研究有关政策文件,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人才需求,从观念、产业、资源、管理4个方面加快校企融合,助推产业学院建设,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发展。
一是加快观念融合,实现校企运行“共商”。高等教育有自身规律,接下来,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研讨、座谈访谈等形式,建立校企双方共商机制,引导校企双方管理层把育人质量和社会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彼此尊重、沟通、理解、包容的办学氛围,从而实现长期合作、紧密合作,达到深度融合、高度契合。
二是加快产业融合,实现校地发展“共振”。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学校专业设置与海南省产业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从业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等环节的有效对接。学校将进一步对照《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根据海南旅游、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在已建的7个专业集群基础上,进一步精确分析各产业学院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应关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共同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方式改革,搭建面向行业的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平台。
三是加快资源融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双方资源有机结合、优化配置,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已制定出台《海口经济学院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并将以此为抓手,切实将校企双方优质资源对接,扎实把企业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专业设置与改造、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科技研发及社会服务等,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
四是加快管理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全覆盖后,建立起对产教融合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校企双方齐心协力抓好学院建设,十分重要且很有必要。接下来,学校将以“四个一流”建设要求为基本框架,结合国家教育部门和海南省分别出台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海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研究构建起符合学校特点、简单易行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对不同模式现代产业学院进行验收、评估。同时,通过采取“专业集群学长制”“核心专业课程首席教授制”“首席行业导师制”等措施,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办学氛围。
(来源: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