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全面铺开与推进的集结号。就笔者所在团队前期进行的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地方高校对新一轮审核评估缺乏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
具体来看,误区主要表现为“三个比较关注,三个相对忽视”,即比较关注实践操作,相对忽视顶层设计;比较关注被动性的迎评创建,相对忽视主动性的自评自建;比较关注各阶段主要环节、具体工作的推进,相对忽视重点、难点、热点等着力点的把握。
在对新一轮审核评估推进着力点的理解把握上,一些高校还存在“不到位”现象,即对新一轮审核评估以评促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性认识与谋划不到位;对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与新一轮审核评估同步同向的认识与部署不到位;对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深度融合的认识与落实不到位;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和办学定位落实、办学特色培育、质量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内在关联的认识与推进不到位;对在审核评估推进中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同时,凸显评估领导核心团队作用的认识与把握不到位。
当前,广大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当树立科学的评估观,正确处理好审核评估校内顶层设计的若干重要关系,精准把握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着力点。
坚持以评促强 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
新一轮审核评估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评建16字新方针,明确新一轮审核评估承担着以评促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
这一新使命蕴含了通过审核评估引导高校聚焦以评促强目标,强价值、强内涵,提质增效,追求卓越,指向高质量发展,进而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蕴含了通过审核评估构建并强化不同类型高校的顶层设计体系、内涵建设体系、条件保障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支撑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蕴含了审核评估是我国高校“五位一体”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质量保障体系、评估体系都是高等教育高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高校要通过以质图强落实以评促强,真正做强课程、专业、条件建设、资源配置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而“做强学校”。同时,这一新使命还蕴含了审核评估助推与指向的高质量发展是指基于高校办学定位的高水平、有特色(或特色鲜明)、示范性、(世界、国内、省内、区域、地方)一流建设。
新一轮审核评估通过凸显并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来保障高校高质量发展;弹性增设定量指标,提供常模服务,要求每所高校至少选择3个同类高校、标杆高校常模,引导地方高校对标省内外高水平示范性高校常模找准定位与差距,在对标常模中引导高校高质量发展;设置“卓越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校”、推选“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激励高校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继续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保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五个度”作为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准则以及审核评估的基准和尺度。地方高校应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对标评估指标体系和质量标准,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主动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坚持规划引领 确保与评估同步同向
审核评估既要审核高校办学类型及办学定位与“十四五”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要审核“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本科教育教学及相关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审核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与“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的契合度与一致性。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不应该只是要求在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文本中有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目标、任务与专门部署的相关内容,而是要求高校将审核评估的自评自建、迎评创建、整改落实等环节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谋篇布局、规划建设、落实落地同步,要求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及专项行动计划并认真落实执行,要求高校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体系构建,又要注重将审核评估指标要素全面融入“十四五”发展总规划、专项规划及二级学院规划。可以说,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与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是目标同向、内容共通、任务并进的。
坚持立德树人 强调融入评估全过程
从“教学”到“教育教学”的名称之变,反映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在评估理念、范围、内容、要求等方面的变化,更加聚焦凸显了“两个根本”,即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通过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将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比如,指标体系突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在“教师队伍”中的第一个二级指标就是“师德师风”,在“学生发展”中的第一个二级指标就是“理想信念”;增设了“党的领导”“思政教育”等定性要求,增设了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数比例等“5项数据”定量标准落实情况,增设了教师、学生、教材选用等“红线”问题与能否及时发现并妥当处置的“负面清单”等切实举措。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将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基本要求、激励政策、保障措施融入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提示高校立德树人已成为硬指标,由比较抽象到可操作落实,由难评价、难考核到可评价、可考核。
坚持“一校一案” 突出办学特色评估
特色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方案设计上,倡导高校在同一类型定位下彰显自身特色,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形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引导高校正确认识学校办学特色不是指某个具体工作项目有特色,学校特色不是独立于评估指标体系的存在。
特色的指向更加明确与具体化,改变了以前对特色过于宽泛化的理解。特色应当融入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融入本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特色可以是指审核评估若干一级或二级指标甚至是审核重点的特色。
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与特色发展是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与审核重点。地方高校可以通过确定“特色可选项”、总结提炼特色示范案例,落实特色发展战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各自领域各展所长。
坚持质量为本 推进质量文化建设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对第一类评估高校首次明确要求“注重质量保障的文化机制,引导高校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对其他类评估高校也首次提出要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文化”三个二级指标支撑“质量保障”一级指标。当前,“质量文化建设”已成为与新一轮审核评估伴生的热点。
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培育、建设大学质量文化,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确立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并使之成为全员的质保理念、质量自觉。坚持学生中心,将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确立成果导向,教学设计和目标实施保证学生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坚持持续改进,从上一轮评估整改落实开始,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二是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使之契合学校办学定位,成为校、政、行企、师生多元主体参与的,校、院、专业、课程四层次推进落实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是提高质保体系运行有效度,引导高校建立质量保障的多元评价机制,重视质量保障体系自身的持续改进;建立教育教学自我审核评估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四是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通过研究剖析与不断探索改进,持续解决以往质量评价分数整体性虚高、评价结果波动性大、评价效用未充分体现等问题,提高质量评价的区分度、稳定性、有效性,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引导功能。五是递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引导高校质量保障工作关注重心由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转移。
新一轮审核评估与“十四五”规划落实、高质量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特色发展战略实施、质量文化培育形成等方面密切关联。这些方面既是评估的热点、重点、难点与关键点,又共同构成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地方高校应把握评估机遇,把准主要着力点,扎实开展自建自评,构建质量保障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新一轮审核评估以评促强、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愿景。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