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为加强系部间教研信息流通,保持全院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经院领导批准,我处特开办了“教研信息”一刊,目的是:鼓励各系部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交流各部门成功经验,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系部教学、科研双丰收搭建内部平台,为全院教学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纽带作用。
教研各系部:
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这对于我们这个刚起步的独立学院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考”!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探索适合永利官网具体情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可能都是进行适合永利官网情况的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
现将《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一文及郑州大学升达学院专业学科归属结构图发送给各系部,供各系部进行课程建设参考。
教务处
2006年8月28日
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
------兼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分析
● 清华大学 冯婉玲 段远源
有现代大学教育以来,课程都是大学教学的最基本单元,课程教学是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大学办学效益和效率的基本要素之一。这就是我们强调课程建设重要性的基本缘由。而要持续提升大学的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研究课程的要素、课程建设的本质和内在要求:其次要在顺应课程建设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建设,依靠特定制度形成的机制来保障和促进课程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
一、 课程的六个基本要素
谈到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讨论课程的基本要素。一般而论,一门课程至少涉及六方面要素。一是课程的目的。服务于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这一宗旨,任何一门课程都应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没有具体目的的课程是无须开设的,也是难以建设到相当水平的。 二是课程的理念。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决定一门课程具体的思想体系和知识安排,决定一门课程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决定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甚至决定大学对教师的选择和要求。三是课程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课程的核心,不同的知识体系会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开发不同的教学资源,同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的方式、方法等,甚至包括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式要求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师和组织支持。 五是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音像资料、网络资源、试验及实验资源,以及其他辅助教学设施等,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手段。 六是教师。教师是教学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教材要靠教师编写,教学资源要靠教师开发,教学活动要靠教师实施,故其是将其他课程要素联系起来的中枢。在不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甚至要身兼数职,既要是编剧、导演、演员,甚至还要做场技。当然,课程六要素(课程目的、课程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师)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入、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制约或促进。
二、 课程建设的本质、内在要求与管理要求
所谓课程建设,即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及保障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教学六要素的内在素质和外在水平,同时使六要素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课程建设本质上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课程六要素的具体内涵,使其既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二是要按照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在六要素之间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联系。即使六要素形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三是最终要将六要素与教学对象(学生)有机联系起来。课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使一门课程真正对人才培养发挥作用,还需要借助教学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组织,靠教学保障人员积极、有效的配合,使六要素形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活动。
鉴于课程建设之本质的三方面内容,客观上要求课程建设要重点关注五个问题。一是目的要明确。开设任何课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人才培养有明确、实际的价值。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绝不能开设这样的课程,更不能因人设课,否则必然误人子弟。二是目标要具体。任何课程的建设,都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要按照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的培养层次,具体课程的特征,为具体课程确定合理可行的具体建设目标。三是体系要合理。任何课程都应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既要有明确主要的知识点,在这些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助性知识。其中主要知识点是课程的骨架(核心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课程的“血脉”,辅助性知识则是必不可少的“肌肉”。另外,特定课程的“知识点安排”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四是理念要先进。任何课程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理念。理念先进,有感染力,课程教学才可能吸引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进程要循序。任何课程的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有其不可逾越的阶段性。首先是课程的设计期,主要是明确课程的目的,初步确定课程的目标,搭建课程的知识框架,特别是明确其应提供的主要知识点,培养主讲教师;其次是学习调整期,主要是学习同行的经验,吸收其他课程有益的成分,初步建立课程的理念,并使课程的知识体系基本趋于合理;再次是快速提升期,即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全面提升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发课程的教学资源,培养教师梯队。再就是相对稳定期,即待课程整体上达到某个较高水准时,在较高的平台上保持课程的水平与质量。此后,则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课程发展与时俱进。
相应于课程建设要重点关注五个问题(目的要明确、目标要具体、体系要合理、理念要先进、进程要循序)这样的内在要求,课程建设管理就需要尽可能的制度化。这里所言的制度,即关于课程建设的一系列准则、标准、程序规定和文件框架。如果没有制度,课程建设管理就可能十分随意。所谓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化,是指要建立一系列清晰、合理、系统、协调的制度,为课程建设确立相应的规矩;二是指要按照制定的制度来决定课程的设计、筛选、资助、认证等工作的开展。
三、案例: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制度管理实践
2001年清华大学启动了“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相应建立了四类制度,第一类是制度化的管理程序;第二类制度是一系列课程选择和评价标准;第三类制度是突出“协议”管理;第四类是课程建设滚动式资助制度。
第一类制度,制度化的管理程序。所谓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即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任何课程立项、中期考核、结项验收、精品课程复审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
一是程序化选择立项课程。在课程立项阶段,为选择“好苗子”,一方面,对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自上而下推着走”;对那些在建设思路和课程理念上与精品课程建设思路一致的专业课,强调“自下而上强化竞争”。另一方面,任何入选课程都要通过“教务部门预审、课程负责人答辩、校内专家评审”的程序。经过这样的程序,2001年选择、确定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05项。其中重点资助项目49项,一般资助项目14项,校院(系)
共建项目42项。在这些课程中,基础课、专业课约各占50%;使用英语授课和英语教材的课程占22.85%;与项目训练有关的课程占25.7%。到目前为止,经过这样的程序选择、立项的116项课程中,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共有79个学分,专业基础课已占到要求学分的50%。如果这些课程都能建成为精品课程,则工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精品课程的学时能达到70%左右。
二是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在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中期考核阶段,要按照前述标准进行严格考核。2003年,学校对在建精品课程进行了中期考核,邀请的专家包括两院院士、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等,对建设时间过半的课程,按照“负责人汇报课程建设情况、院系领导汇报本单位支持情况、专家评价课程建设效果”的程序,逐一严格进行中期考核。
三是分类程序化结项验收。在项目验收阶段,学校对所有课程逐一进行验收。每年春季学期,对已获得国家精品称号的课程和北京市精品称号的课程进行“认定性”验收,课程负责人提交“在建精品课程验收报告”“课程立项协议书”,有大学组织专家组认定,给出“认定”即可;对其他在建精品课程,大学在每年12月底按课程的学科大类和类型统一组织验收:系列在建精品课程逐门验收。课程验收结果分为三种类型,即“授予精品称号的课程”项目“验收通过”和项目“验收不通过”。“授予精品课程称号课程”指达到建设标准的课程;“验收通过”主要指那些在建设过程中“增量较大”,但总体情况距精品课程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的课程;“验收不通过”课程是指没有达到协议书基本承诺的课程。
四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精品课程复审。对已授予“精品”称号的课程,学校每三年组织专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复审。对复审未通过者,给予黄牌警告,并允许其在一年后重新申请复审。若第二次复审仍未通过,则取消其精品课程称号。
第二类制度:一系列课程选择和评价标准。
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实施分之为课程立项、中期考核、结项验收、精品复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计了严格的工作标准,包括课程立项入选标准、中期检查标准、课程验收标准,以及课程复审标准。
一是确立了课程立项入选标准。2001年启动“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时,清华大学即对入选课程在课程定位、知识体系和内容、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条件、教学队伍及人员派出与教学智力资源引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其中:(1)关于课程定位、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入选课程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总体建设思路,定位于国际一流。要结合国际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以保证课程的前沿性与先进性。课程选择、全校布点首先要面对收益面大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具有特殊作用的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以及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2)关于教学理念和模式。要求入选课程采用与研究型大学教学理念、课程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积极性;要针对课程特点,采用行之有效、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要有重点的落实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教学的六个要素。(3)关于教学条件。要求入选课程有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有相应的教学媒体、网络学习与讨论资源,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有英语授课计划、英语授课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资料资源。(4)关于教学队伍及人员派出与教学智力资源引进。要求课程负责人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学队伍有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要求有人员派出计划和派出时间表,派出人员的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要合理,在课程建设中要发挥派出人员的作用。
二是确立了课程建设中期考核标准。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在课程建设时间过半的情况下,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即要组织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主要考核四个方面:(1)课程建设理念。主要考察特定课程是否体现了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理念。(2)课程教学方法。主要考察特定课程体现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的落实情况;针对具体课程特点所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受益情况;有重点的落实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训练、考核以及教材等教学六要素的情况。(3)课程教学条件。主要考察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情况;教学媒体、网络学习与讨论资源,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利用;英语授课计划,以及英语授课人力资源和资料落实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主要考察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的授课情况;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搭配情况;人员派出与教学智力资源引进的落实情况。中期考核的具体依据主要是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立项后的建设情况和初步成效;适当参考立项时签订的协议书,参考教学督导组、本系专家和学生对拟考核课程的评价意见。
三是确立了课程验收应达到的验收标准。课程建设期满时,大学教学管理部门要组织课程验收。任何课程要通过验收,都必须达到如下标准:一是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在国内同行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三是课程内容科学、合理、体系化,能体现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理念。四是有与时俱进、高水平的立体化教材。五是主讲教师授课效果好、学生评价高。六是教学方式能体现“教”与“学”的结合、“教”与“研”的结合,以及“学”与“用”的结合。七是能充分利用大学良好的网络环境,教材及其补充资料、教案、习题、案例等全部放在网上;在网上开设课程教学讨论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交流。八是建立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队伍。九是有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十是教学改革特色鲜明。
四是对以授荣誉称号课程确定了复审标准。对于已通过验收、并授予“精品”
称号的课程,大学每3年复审一次。复审时能够保留“精品”称号的课程,必须达到如下标准:一是关于课程定位、知识体系和内容,要结合国际相关学科进展及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前沿性与先进性。二是关于课程教学方法,要针对课程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三是关于课程网络环境,网络资源要有30%的更新率。四是关于师资队伍,课程负责人要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保持师资结构(年龄、知识和职称等)的合理性。五是关于主讲教师,教学效果要持续受到学生认可。
第三类制度,突出“协议”管理。
“协议”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管理手段。在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中清华大学也引入了这一手段。一是凡立项的课程,课程负责人与大学教务处都要签定立项协议书(一式三份),包括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努力做到的创新点、经费使用计划、课程主要参加人员的培养计划和人员派出计划、中期检查时拟完成的主要内容、主要验收指标,后期建设内容和验收指标。经院(系)教学主任、课程负责人和教务处领导三方审查同意、签字后协议即予生效,三方各持一份,作为各项工作的依据。二是建设项目的中期考核和验收,课程立项阶段签订的协议书都是相应的依据之一。
第四类制度,课程建设滚动式资助制度。
一是实行滚动式资助制度。每个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3~4年。项目实施1年半到2年时,大学教务处要组织专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给予资助”,考核优秀者给予“升级资助”;考核不合格者下半期将“不再给予资助”或“降档资助”。课程建设过程中,经专家考核,部分有特色的“校级建设课程”和“校院(系)共建项目”可以提升到“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序列。从实际情况看,教师们建设精品课程的积极性非常高,投入也非常大,建设效果的增量也很大,故中期考核中没有降档资助的,而是11们课程提升了资助档次。
二是实施与“滚动式资助制度” 配套的“延续资助计划”。为了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二期”精品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学确定了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延续资助计划”,即对那些衣建成的校级精品课程,大学专门拨出资金,资助这些课程所形成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方式的持续实施。
四、关于课程建设制度保障的进一步思考
前述指出,课程建设管理要尽可能的制度化,一是要建立一系列清晰、合理、系统、协调的制度,为课程建设确立相应的规矩;二是要按照制定的制度来决定课程的设计、筛选、资助、认证等工作的开展。前述关于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制度管理实践的案例研究,揭示课程建设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不难看到,课程建设确实需要在深刻认识课程建设的本质、内在要求与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无论是建设什么类型、层次的课程,就具体制度结构而言,一是要建立制度化的管理程序,诸如课程作为一个建设项目的立项课程、课程阶段性考核和结项验收以及课程复审程序。二是要建立相应的评论标准,诸如课程立项入选标准、课程建设阶段性考核标准和结项验收标准,以及相应的复审标准。三是要突出协议管理,建立相应的协议框架。四是要建立课程建设滚动式资助制度。只有滚动资助,才能既激励教师持续努力,又确保课程建设得到持续的支持,同时又有助于对于课程建设的监督。
由清华大学本科精品建设的实践来看,正是由于坚持创造性的制度管理,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这可以由多方面的信息得到初步的验证。一是从2003年大学组织的中期考核的结果看,专家们认为,80%以上的在建精品课程有精品的意识;80%以上的授课教师能将精选的内容、以精彩的方式、传授给精力旺盛的学生。二是从目前大学获北京市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的情况看,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有58门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32门课程已入选国家精品课程(06年正在评审中)。三是从2004年清华大学入选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情况看,本科在建精品课程占约其50%,四是从在大学近年来评选的教学软件奖看,本科在建精品课程占获奖项目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