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阅读视野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书籍创作背后的故事,提升阅读兴趣,5月23日下午,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等奖项获得者刘庆邦老师莅校讲学。刘庆邦老师作了题为《谈长篇小说〈花灯调〉的创作动机和过程》专题讲座。永利官网6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讲座现场
刘庆邦老师从语言文字承载思想和承载世界观的重要性谈起,认为用文字传递思想的写作是手艺活儿,更是心意活儿。作家从感性到理性的自主选择创作过程,是以文为介,激活情感,传递心声,让情感和思想在文字中自然流淌的过程。刘老师认为一个作品的创作,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作家要有创作的使命感;二是有写作的能力并愿意承受写作之苦;三是要抓机遇,有典型的写作素材。《花灯调》的创作过程就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刘庆邦老师作专题讲座
刘庆邦从自身成长经历谈起,回忆了乡村的发展过程。出生在河南农村的他,吃过从水里捞出来的杂草,啃过榆树皮、柿树皮、煳坷垃,对极度贫困和饥饿有着深切记忆。正因如此,看到脱贫攻坚后农村的新面貌,农民的新生活后有着强烈的写作冲动。刘庆邦老师觉得精准扶贫工作是“一座丰碑”和“三个千年”。这个丰碑是口碑,是党的精准扶贫工作建在亿万人民的心中的丰碑。“三个千年”,是长期吃不饱饭饿肚子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丰衣足食的千年梦想;是新时代以来国家推行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奔小康千年德政;更是通过脱贫攻坚,实现全面脱贫步入小康社会的一步千年和千年一步。刘庆邦老师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一定要写《花灯调》这个小说,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读者呼唤这样的作品,如果我不书写,对不起时代,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自己。”《花灯调》的创作承载着刘庆邦老师书写时代、书写历史的宏大使命。
在谈到实际的创作,刘庆邦老师动情地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年逾70投入这样的长篇小说创作,在脑力、体力、情感等方面都是一次较大的挑战。然而,五十余年的创作经历让刘庆邦老师拥有醇熟的写作技巧和坚实的写作能力,而采风过程中的硬板床,连续写作的清苦对于受过贫穷的苦的刘庆邦老师来说,则已经不算是事情。因此,庆邦老师回忆说,即使身感新冠,发烧,咳嗽,嗓子疼,浑身无力,依旧坚持早上4点起床,每天创作1500字。刘老师说:“我对自己的身体充满自信,我曾怀疑过自己的写作才华,但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意志力”。《花灯调》的创作是刘庆邦老师的毅力之作,忘我之作。
具体到作品的形成,刘庆邦详谈了赋予《花灯调》社会背景的过程。在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创作条件等要素齐备的情况下,刘庆邦曾为典型人物的选取而苦恼,是2020年春天的一次采风活动,让他做好了小说人物上的准备。作品聚焦贵州偏远山区的贫困村落高远村,通过对驻村第一书记向家明的刻画,反映脱贫攻坚战农村一线的真实工作场景,展现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在脱贫前后的巨变。刘庆邦老师力求在小说中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做到“双典型”。高远村作为贫困的典型,也是全国乡村变化的典型。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向家明用真心、良心、责任心带领高远村人“走新路”“闯新路”、走上“致富路”,爱狗,看到小姑娘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因没能当上检察官而委屈、闹脾气,是全国20多万驻村第一书记中的典型,是平凡女性中的典型。年轻的任欢欢,因贫穷而丢弃孩子的农村妇女、会吵架的王安新奶奶、因盗窃罪进了监狱的王安新爸爸、羞涩朴实的秦嫂、带头修路的周志刚,生动多元的人物组成了《花灯调》多彩的人物长廊,塑造了一个或正或反,但都平凡、朴实,为生活而努力的人物群像。刘庆邦老师在平凡的叙事中赋予了人物以真情,用《花灯调》的创作再现了脱贫攻坚奔小康这一典型社会的巨变和发展。
刘庆邦老师为读者签名
刘庆邦感叹:“我准备了大半辈子,酝酿了几十年,终于把这本书写了出来。”《花灯调》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和思想,是刘庆邦老师刻骨铭心的审美之旅,也是中国新乡土写作的重要收获。刘老师的创作历程也将感召和激励着更多的学子,深耕精神家园,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书馆 图/ 徐梦珂)